
玉汝于城讯(通讯员:朱孝勇)近日,汝城县中医医院上演了一场令人动容的“出院仪式”。49岁的曹某群在家人的搀扶下,郑重地将一面写有“精心医治 服务群众”的锦旗交到医护人员手中。
“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,谢谢你们!”曹某群言语虽不太利索,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真挚的感激。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诚挚谢意,医护人员表示,治病救人是他们的本职工作,看到患者逐渐康复,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。
谁能想到,两个月前这位还能独立行走的患者,因脑出血深度昏迷而命悬一线。这场持续59天的生命接力,充分见证了汝城县中医医院的医者仁心及硬核实力。
出血骤发:多学科联动抢抓黄金时机
2024年12月20日,大雪节气刚过,在家务农的曹某群突然意识不清,且呕吐不止。家属紧急将她送往汝城县中医医院。急诊CT检查显示“左丘脑脑出血并破入脑室”,出血量多达20多毫升,生命危在旦夕。
“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仅7分,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,必须立刻手术!”内五科(脑病科)接诊医师回忆起当时的危急情况,仍心有余悸。
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(MDT)机制,内五科(脑病科)、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团队火速集结。13时33分患者入院,仅仅3个多小时后,17时02分,内五科(脑病科)团队就在局麻下成功完成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术+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,及时清除颅内血肿,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59天闯关:中西医协同攻克重重难题
闯过手术关,新的挑战接踵而至。肺部感染、应激性溃疡、心律失常、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不断出现。医院各科室团队紧密协作,“见招拆招”,对患者病情展开全面、深入的分析与讨论。
重症医学科24小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,给予抗感染、护脑、护胃、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全方位支持治疗,确保患者术后平稳度过危险期。面对频发室性早搏,内二科(心内科、老年病科)凭借专业知识精准用药。
针灸科积极配合,运用针灸、耳穴疗法、穴位注射等中医特色治疗手段,调节人体经络气血,促进神经功能恢复。康复科医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迅速介入,制定了包含低频、吞咽功能训练等的个性化综合康复方案,助力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。中医诊疗中心专家依据中医辨证结果,动态调整中药处方,从平肝熄风到益气活血,精准把握治疗节奏。
“每天查房就是一场多学科会诊,中医西医专家共同调整治疗方案。”内五科(脑病科)主管医师表示。
从昏迷到行走:医者仁心铸就康复奇迹
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,曹某群的病情逐渐好转。从最初的深度昏迷,到能对疼痛刺激做出反应,再到可以睁眼、对指令做出相应动作,意识愈发清晰。肢体功能也不断改善,从左侧肢体有躲避动作,到右下肢能屈曲,再到能扶助站立、行走,每一步进步都让患者和家属看到了希望。
“出院时,患者虽仍有部分混合性失语,但认知功能明显改善,生活基本能够自理。这样的效果超出预期。”看着曹某群从卧床不起到逐渐能够独立行走,参与救治的各科室医务人员倍感欣慰。
内五科(脑病科)护理长红了眼眶,说:“翻身拍背防褥疮,我们护士微信步数天天霸榜。但是,一切都值得!”
“医护患同心”显大爱:县级医院展现硬核担当
这场持续59天的生命保卫战,汝城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用仁心仁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,也充分彰显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体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。
据悉,在整个治疗过程中,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展露无遗。西医的精准诊断和先进治疗技术迅速解决紧急生命威胁,中医的整体调理和特色疗法则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、提高机体免疫力、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。两者相辅相成,共同为患者康复保驾护航。
“从急诊手术到重症监护,从西医抢救到中医调理,从肢体康复到心理支持再到居家康复训练指导,我们真正实现了‘以患者为中心’的全程管理。”医院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。
一直以来,汝城县中医医院始终秉承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理念,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,优化服务质量。未来,医院将继续坚定地走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,发挥多学科诊疗的优势,以更精湛的医术和更贴心的服务,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责编:范海凤
一审:袁晓军
二审:郑玉波
三审:尹青山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
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
勿忘!这些数字,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
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
关于越南,一图了解→
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
总书记上海行|记者手记: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
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
下载APP
分享到